将非遗课堂带入生活
一块不起眼的布料要先经过画样、剪裁,再按顺序逐层缝制。老虎初具形态后,还要仔细地绣上眼睛、牙齿,最后用木屑填充,这样,一只憨态可掬的布老虎才真正地‘站’起来……”3月30日,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的第五期“非遗公开课”在文馨苑举办,主讲人由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格丽担任。课堂上,王格丽风趣地向大家讲述了“老虎们背后的故事”。
手工布艺在中国民间又被称之为“女红”。它以布为原料,花鸟鱼虫皆可入题,穿针引线自由创造。本期的主讲老师王格丽凭借着对祖传技艺的热爱和先天的悟性,在七八岁的年纪就能制作出小桃子、小猴子等简单的布艺玩具,十一二岁时正式开始跟随姥姥和妈妈学习制作布老虎。时光荏苒,王格丽的技艺愈发精妙,她在沿袭传统手工技法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加入了一丝现代的风格,作品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其中“夫妻虎”“布长颈鹿”和“四件套娃娃虎”还被编入了《中国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家卷》一书。2007年,王格丽被授予“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08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公开课上,王格丽带来了布老虎、小老鼠偷油、长颈鹿等作品。她还向大家介绍了传统布艺的起源发展与形象寓意,讲解详细,如数家珍。不少前来学习的学员表示:“手工布艺是一门集合了剪纸、造型、缝纫的综合艺术。从布料的剪裁到针法的选择,从颜色的搭配到比例的设计,都独具匠心。王格丽老师的课堂让大家又一次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20岁的关女士说:“王老师的作品真的是太精巧啦!我今天拍了很多张照片,要和朋友们好好分享一下。”
在手工布艺制作环节,王格丽还现场指导学员们制作传统挂饰“财源滚滚”。她提前为大家准备好了各种原材料,布料、针线、中国结、串珠、应有尽有。她站在学员中间一步一步耐心演示,手把手地指导。活动结束后,学员们开心地把色彩鲜艳、造型饱满的挂饰带回家,也把生动质朴的非遗课堂带入了生活。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王秒
通讯员陈杰/文李浩
彭犁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