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家访”
“你好,我们是万州区检察院的检察人员,请问你家里的具体位置是在哪里?”3月31日一大早,万州区检察院从事未检工作的四名“莎姐”检察官冒着小雨驱车近两小时,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位于重庆市梁平区柏家镇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小冬(化名)家里,对他进行“一对一”家访帮教。
检察官“上门服务”
原来,小冬是一起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之一,作案时年仅17岁。2019年9月的一天,小冬伙同他人从梁平到万州实施盗窃,次日凌晨,他们将被害人停放在路边的一辆钱江牌摩托车盗走。几人将该车骑行几公里后,因车辆发生故障遂将其丢弃,后民警将车辆扣押并发还给被害人。经鉴定,该车辆价值3319元。
小冬为什么会作案?他的家庭关系怎么样?这牵动着万州区检察院“莎姐”检察官的心。承办检察官尹浩在办案过程中了解到,小冬因为腿部受伤、行动不便,加之路途遥远,疫情防控期间乘坐公共交通仍有风险,到万州区检察院接受讯问存在实际困难。于是,一次特殊的“家访”应运而生。
检察官从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庭情况和方便其接受讯问出发,改变了以往将犯罪嫌疑人传唤到检察院的做法,检察官主动“上门服务”,四名“莎姐”分为两组,分别对小冬和他的母亲进行讯问(询问)了解情况。
做孩子的“知心姐姐”
“腿上的伤怎么样了?”“平常喜欢跟哪些朋友玩?”“现在生活费从哪来?”“与父母的关系如何?”“以后想干什么工作?”
在讯问开始前,承办检察官尹浩像大姐姐一样,对小冬进行了一番“暖心”的问话。经过这些对话,逐渐走入了小冬的内心世界,在调查核实案件情况的同时,也详细了解他的身体健康、社会交往、生活来源、成长经历、工作规划等情况,为进一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打下良好基础。
“小冬,你的盗窃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因为你是未成年人,根据法律规定会得到从轻处理。希望你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以后交友时要仔细甄别,真正的朋友是能促进你进步的人,绝不是诱惑你犯罪的人;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以后要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听完检察官的耐心劝导,小冬不停地点着头,表示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会努力改变,不辜负父母和检察官的期望。
做家长的“引路人”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根本上应当解决家庭问题。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你们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孩子,更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向上。”
针对小冬的案件,“莎姐”检察官与小冬的母亲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向小冬的母亲了解其家庭生活状况、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并对如何帮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我和小冬爸爸一直在外务工,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小冬犯了错,我们也有一定的责任。”小冬的母亲激动地说,“感谢检察官专门跑一趟,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我们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让他自食其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检察官办案感言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本应是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但有些懵懂无知的少年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从我们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分析,未成年人踏入犯罪的深渊,往往是有迹可循的。
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大部分犯罪未成年人由于年幼、文化程度不高,对未来缺乏规划,法治意识淡薄,交友时不懂甄别,容易结交鱼龙混杂的社会朋友,从而伙同在一起违法犯罪。从未成年人家庭来看,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对孩子缺乏陪伴和关心,还有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或是对孩子缺乏耐心、动辄打骂,或是给孩子较多的金钱以弥补自己的心理愧疚,殊不知以上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是导致孩子走上不法之路的原因之一。
亲职教育,通俗、概括地讲就是通过教育父母使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从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和顺利社会化的一门学问。为此,我院探索出台了《万州区人民检察院亲职教育实施意见(试行)》,通过检校合作的方式建立亲职教育基地,对因监护不当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父母开展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实现“靶向定位式”家庭干预。这次,我们以“一对一”家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祛除病根,希望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中的误区,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