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生产两不误!来看山东16市如何开足马力抓防疫促复产
测温、消毒、错时交班、热成像、无人机......山东企业各显神通防疫生产两不误
2月10日起,全国多地企业开始大范围复工复产。在山东,多家企业的车间机器转起来了,建筑工地的设备轰鸣起来了,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纷纷吹响了企业复工复产“集合号”。
测温、消毒、登记……10日早晨,大年初二就已经开始上班的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高新分厂员工李锦秀,经过一系列防控措施之后进入厂区。一路步行到达车间门口后,李锦秀再次经历了上述防控程序,换上专用的防护服、头套、鞋套和手套等,走楼梯进入位于三楼的包装车间。原来,为避免人员聚集,生厂车间已经暂时关闭了电梯。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高新分厂生产车间
上述情形,在山东16市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中随处可见。
在潍坊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外来零部件由专人消毒卸载并存放在指定位置;
在相邻不远的歌尔集团电声园区内,饮水区临时加装了隔断;
在胶州市里岔镇,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参加镇上组织的和疫情防控常识相关的“理论+实操”双考试,只有拿到双百分,企业才能继续生产;
诺康药业除了在出入口严防死守,厂区内也毫不马虎,会议室、办公室、生产车间,乃至楼梯扶手、门把手、水电开关等高频接触物品,每天都要用清洗、擦拭、喷雾等方式消毒;
而在济南市高新区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甚至用上了高科技,在生产车间的工作区安装红外线测试仪全程测体温,保证复工后工人的安全生产……
济南市高新区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的工作区安装红外线测试仪全程测体温
消毒机器人、热成像测温系统、无人机、大数据行动地图……疫情防控战场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黑科技”的身影陆续显现,成为山东企业科学战“疫”、高效复工复产的有力帮手。
位于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防疫机器人
2月份以来,淄博东华水泥公司熟料线已连续运行20余日。在岗率仅为35%,生产却未受到太大影响,东华是如何做到的?
他们借助工业互联网对生产的智能控制,磅房、堆取料机等通过智能控制、远程操作,有效避免了人员相互接触,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海尔集团的海智物联网成套服务平台能够在线上为买方提供物料采购、在线询价、非标需求定制解决方案,并满足卖方的专业店铺搭建、营销推广、交易撮合、大数据分析等需求。服装云MES智能制造系统可以帮助中小服装企业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和透明化生产……
包车返工、核酸检测……山东多措并举保障外地返岗职工的疫情防控
外地返岗职工的疫情防控也是山东高度关注的领域。为保障外省返山东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山东济南、烟台、威海等市组织点对点的定制化运输服务,发出专车前往各个省市接工人返回山东投入生产。
2月22日,负责山东淄博火车站南广场建设的多家公司派出专车,前往河南、四川和重庆等地接回农民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每辆车上都安排了防疫专员,为工人更换口罩,测量体温,注册登记。行程中,大巴车减少了停车休息次数,尽量减少在高速服务区暴露的风险。除此之外,淄博市聘请了专业体检医院,租用移动CT车,为每一名工人做了包括胸片检查在内的多个体检项目。
每辆接农民工专车上都安排了防疫专员,为工人更换口罩,测量体温,注册登记
同时,职工在返回山东后,也必须经过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之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年初二就逐渐开始复工的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高新分厂,要求市内员工先期复工,本省员工需要在家隔离7天、外省员工隔离14天之后再进行复工。这在绝大部分山东复工复产企业中,已经成为了常态。
而位于济南的齐鲁制药董家制剂园区,还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由于大型专业工程的施工人员多数来自外省,这部分人回来后,按规定需要先隔离14天,完工之后回去还得隔离14天。
由于隔离成本高,服务商不愿派工程师出差。针对企业复工面临的这一痛点,济南市协调资源,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满足了企业疫情防控的实际需求。
中铁十局对全部员工进行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
济南17条、青岛18条、潍坊19条、济宁24条……山东政策组合拳护航复工复产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一手紧抓疫情防控,一手做好复工复产。连日来,山东先后印发《山东省春节上班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细则》《关于做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等,从政策措施上做好保障,防疫复工两不误。
16市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其中,济南市印发通知,要求开通24小时不间断值守电话,全天接听企业复工咨询,并于24小时之内给予答复;发挥智慧城市实战功能,开通疫情监测信息平台,上线“企业复工复产防疫监测管理系统”,分行业、分地区收集企业诉求,对有需求的企业免费提供“远程协同视频通信服务”;加大政策支持,紧急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实现保经营稳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接有贷款需求的企业52家,协调提供贷款超过7.88亿元。
青岛市政府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连夜发布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完善政策执行等四大部分18条政策。此后,各级各部门落实“18条”的举措相继出台,青岛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出“企业复工复产帮扶咨询服务平台”,方便企业随时提报困难和问题;青岛工业和信息化局梳理发布22项产业政策,加快支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兑现进度。
淄博市对续建的120个项目梳理制定复工方案,2月底前全部复工,其中对天辰齐翔己二腈项目、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等特别重大项目,利用工作专班加快项目前期推进;
泰安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应急周转资金池,对短期内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的还贷、续贷提供过桥资金;
东营按照“一企一策”要求,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复工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市重点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共计1906家企业的对接服务工作;
济宁开通了“7712345”企业服务热线,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反映的用工、资金、疫情防护物资、物流运输等实际困难……